近日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党支部书记、司长刘自成在《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以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署名文章。这篇文章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深刻讨论了教育评价问题。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龙头,事关教育改革的导向。贯彻好全会精神,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的重要指示,坚持以评价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改革与育人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推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一是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方向。中国共产党是引领我们正确前行的“指南针”,也是我们攻坚克难的“主心骨”,更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定盘星”。《建议》明确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要推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把思政工作作为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贯穿教育管理、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推动完善党中央重大教育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协调解决重要教育问题,坚持和践行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转化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
二是以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建议》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着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统筹设计各项重点任务和改革举措。要着眼学校这一主阵地,全面推进学校评价改革,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学校的根本标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改进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和高校评价机制和方式方法,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聚焦教师这一引路人,全面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引导广大教师认真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素质。要围绕学生这一需求侧,全面推进学生评价改革,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克服分数至上、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三是以坚持系统观念的方法论为遵循。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方法。针对教育评价这一历史性、实践性、世界性难题,《总体方案》坚持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评价改革。要一体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整体提升教育评价的客观性、服务师生成长的发展性、对教育教学改进的指导性、评价落地实施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 上一篇:教育部: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 下一篇:高尚师德是敬业奉献的灵魂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