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
文明盛衰兴废的回声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23-05-05 浏览: 0

本文荣获第八届“文轩杯文学之星”征文活动(四川赛区)

暨第八届“文轩杯文学之星”(中学组)三等奖

陈思远三等奖.jpg

    于群山之巅俯察品类之盛,于浮华红尘之中寻觅赤子本真,于竹杖芒鞋之途坚守乐观旷达。文明,是人沟通天地的桥梁,亦是浸润芸芸众生的甘霖。

    捧读脍炙人口的名篇,感受古人跨越时空的智慧。文明以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不朽的瞬间。远古洪荒岁月,先人们将象形文字绘于山川洞穴,铭于陶器青铜,企图留下永恒。我们倾听注视着那些风化千年的诗篇,去感受历史的沧桑厚重。文明蒙昧初醒,纵观千古八荒,四书五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民族反复吟诵着那些深沉的字句,华夏文明的余韵回荡在山河之间。它源自于内心的希冀,源于内心之信仰。在寒夜的灯下,浅吟那些动人心魄的文字,那些直击心灵的作品张扬着华夏文明的勃勃生机。

    我们用短暂的生命贪婪地窥视天地,感叹于世界之大,也倾听着其他文明的回音。

一种文明的兴起,定然昭示着另一种文化的衰颓。曾经盛极一时的阿拉伯文明,而今依旧保持着固守和执着,终因宗教极端主义而使整个文明臻于毁灭,最宏大的文明盛宴引来了最密集的征战刀兵,由反复拉锯而成了至今硝烟未散的战场。这是文明的悲哀,也是全人类的悲哀。印度文明太为松散,还未凝聚起民心,雅利安人便趁虚而入。它有过太多的信仰和传统,有过太多的尊容和屈辱,有过太多的折裂和消散,终致文明在历史的碾压之下轰然崩塌。如今,我们惟能立足于佛像之下,去描绘、去勾勒那些不复存在的文明。金字塔的狮身人面像依旧矗立于沙漠之中,当年法老神明的光辉褪色。空荡的山谷传出的余韵,颇有一种历史的虚无感。

    面对世界古文明的倾颓,中华文明却在风雨飘摇的态势下岿然不动,而成为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从地理层面来讲,中华文明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具有一定地缘保护性。除了喜马拉雅山,往北,沿着边境,还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夹带着无数难以穿越的沙漠与戈壁,东濒大海,南面也是蔚然的南海。这种天然的封闭结构,使中华文明在古代避免了与其他文明昏天暗地的大乱斗,避开了古代文明之间的互征互毁。从世袭罔替到察举征辟,直至科举恩科,不断改进的人才选拔制也在适当的时机,挑选出了文明的传承者,保证了文化的生生不息。各大文明之间的残杀,既是文明的他杀,又是文明的自杀,神州国土虽也曾多次受少数民族的侵蚀,但到最后中华文明以其巨大吞吐量与包容性广收博纳,使之与中华文明水乳交融。

    可以说,中华文明是自然、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而然凝,中华文明练成了天人合一的独特世界观,正所谓一天人,合内外。诗人之感与自然景观交相应和,一气呵成,留下了众多千古名作。在一草一木之间,在细微的律动中,我们用文字凝结成永恒的传世之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对世界规律最初的惊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然忘机的无声回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言壮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曹孟德横槊赋诗的千古回响…… 中华文明的诗篇是大自然的声音,更是文明的回声。

    无数诗与远方都与我有关,文以载道,不错的,文明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文明之音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朗诵诗篇便可将它朗照在光天化日之下。文明之音也似乎遥不可及,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它在底层民众之间便淡得只剩薄影,君不闻辛弃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叹息。我辈何其有幸,诞于华夏大地,凝望最初的凝望,远眺前行的道路。 我辈何其有幸,堪当大任,传承文明,回眸历史之陈迹,展望未来之远景。 我辈何其有幸,心之所向,无问西东,追逐阳光跋涉山河,千帆阅尽依然故我。我辈应捍卫心中的正道,发扬国家民族之感,用心倾听文明之节律。

文明盛衰兴废的回声声声入耳,亦声声化于情致之中,余音绕梁,韵味深藏,不绝如缕回荡于天地之间。我辈新时代书生当倚笔仗剑,续写华章。

 陈思远.jpg

 

 

作者:陈思远

指导老师:范娴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