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流年笑掷 未来可期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22-09-14 浏览: 0

——青年教师陈洪莉讲自己的故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已是我来到学校的第七个年头,回首往昔走过的点点滴滴,蓦然发现所有的遇见都是最好的安排……

六年前,我在忐忑中来到学校,怀着一份感恩和憧憬加入了学校团队。初来乍到,虽然自己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面对比我之前任教学校更加优秀的学生,觉得自己的那一点点经验显得捉襟见肘。幸运的是学校非常重视“老带新,传帮带”,我的师傅是经验丰富、教学业绩突出的敖晓玲老师。在前三年的跟岗学习中,我都是听完师父的课后再去备课、上课,在师傅悉心地指导下专业水平得以快速提升。

图片1.jpg

 古语有云:“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一群优秀的人共事共处,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就向他们靠近了。六年来,当自己面对工作压力的时候,是师父一直鼓励我,让我重拾信心;当面对学生的不信任时,是学校领导给予我莫大的支持,让我能够重新调整心态和教学方式去面对挑战;当我在教育中遇到难题向身边有经验老教师请教时,他们总是热情地给我予指导和帮助。

借助学校的平台和师傅的指导,我抓住一切成长的机会,积极参加校级、市级、省级赛课,专业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新课程研究,校本课程开发,教辅资料编写,市级教研会交流发言……不问结果,只管耕耘,变“我假如”为“我可以”,相信一切终会水到渠成!

图片2.jpg

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就是自我培训、自我提高的过程,它能提高自身素质及价值,增长教育智慧。无论作为负责人或主研人,我都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参与到每一个课题的研究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科研能力。同时以课题为依托,结合学校教学情况,与课题组成员合作,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机会永远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面对教育的改革深化,面对新教材、新高考,我们的团队两年前就开始进行了新课程研究,开发了新教材课件,参与教辅资料编写。我在对每一个题目设置、每一个课件打磨中积累着知识,把握着动向,为实施新课程教学做好了充分准备。

写教育教学论文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离不开学习和研究。在讲课过程中,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在听课过程中,通过比较也许会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在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也许会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我平时喜欢把它们记录下来,形成一篇篇教育教学随笔。随后,我会对它们进行提炼,形成论文,促使自己深度思考和学习。

赛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擂台,是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技艺、展示教学风采的机会,作为青年教师我也尽量抓住每次展示的机会,在或失败或成功中总结经验,不断成长。

思维方式将指引行动。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决定了未来不同的结果,而有人说他们的出身环境、家庭条件、社会背景诸多因素会决定思维,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途径冲破樊笼,改变思维,读书是一条好的捷径。在我迷茫的时候,书就是精神食粮。读苏霍姆林斯基和李镇西,让我体会到教师职业并不是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职业,教育是创造、是艺术,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是其他职业没有的。读《文化苦旅》,让我思考“文化的意义是什么?它对于个人,对于国家,对于民族意味着什么?”。读稻盛和夫,让我换一个角度审视人生和工作。读毕淑敏、史铁生,让我学会在细节中感受爱、幸福和温情。读王阳明,让我意识到做内心强大的人,必须依靠自我去修行。读曾国藩传,让我看到出身平凡、资质平庸之人如何通过坚持自律蜕变……

 感谢给予我帮助的同事,感谢给予我信任的领导,感谢给予我批评和包容的学生们!感谢所有的遇见!

/文:陈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