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远为任,景行以承
(高2025届17班 刘沥霞)
文章内容:
昔有上古羲和,驭日骑苍龙,又有屈子灵均,赋诗见天地。庭煦窗明,存苍山满怀,载春风几程。值此昌明之世,大国巍然,青年乘时代之东风,借科技之伟力,秉承恒心,以青年无畏之骁勇,坚定之信念,追求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云之志。
不辞微芒,造炬成阳。我们以崇高之理想迎风引航,以务实之心态披荆斩棘,以坚韧之信念披波逐浪,用绚烂的青春年华谱写着国家和理想的交响诗。
风好正扬帆,梦始落山河。使命是什么?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心,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自勉,亦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概。云山苍苍,江海泱泱,文武争驰,黎民祥乐,无一不是万千华夏儿女沸腾在血脉里的家国使命,它们跨越万古长河,奔涌而来。“一头白发终不悔”的钱七虎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为我国的国防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不断强大的前行轨迹。不负家国,使命在我,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千川汇海阔,务实成青松。有人稍具虚名,便矜功伐能,自视甚高,不思进取,经年之后徒然叹息;有人不务虚名,兢兢业业,不忮不求,以默默无闻的身姿脚踏实地迈向充满光明的远方。正如《平凡的世界》中所写:“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新时代青年誓从“今日青苗”长成“明日青松”,守一方热土,尽一份担当,挺一身脊梁。栋梁成材之路有如青松固本之道,厚积方能薄发。看今朝,时代风浪波云诡谲,探索道路浮云遮眼,哪怕落于瓦砾或植于荒瘠,愿君如青松,愿我与君同。我们是捐华务实的青年,当如青松固本,生生不息。
守得坚韧在,云开见月明。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挫折,总会觉得前路漫漫。忆往昔,“超级备份"航天员邓清明,用二十余年如一日的严苛训练,捍卫飞天初心,终在知命之年问鼎苍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一声声铿锵回响的背后,是数百次自我锤炼后的如磐初心,亦是对重任的勇敢担当。生活犹如一场马拉松,我们唯有以坚韧不拔的信念奋勇前进,不因一时的遮蔽而停步,才能跑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崭新天地。以追风赶月之姿,以爬坡过坎之勇,以不辞辛劳之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满怀着对国家、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将青春的创造力尽数倾注于理想,在伟业上凯歌而行。
青春力量不惧风,攀星揽月看今朝。青年不择沃土,不弃贫荒,常施勤学善思之肥,汲养分,壮根系,增才干,后植破土而出、向阳而生的青年之力。道远为任,景行以承。浩瀚星空下,正处于青年时代的我们,早立鸿鹄之志,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无惧前方荆棘,接续奋斗,再铸民族与国家的辉煌。
教师评语:
青年应当乘着时代的东风,向着新征程扬帆起航。作者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书写属于青年学子的深切体悟。崇高的梦想、务实的心态、坚韧的信念缺一不可,本文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深刻认识到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践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展现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正能量,不失为一篇佳作,特此推荐。
指导教师: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