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动态
碳氢氧中砥砺深耕 氦氖氩里笃行致远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22-11-15 浏览: 0

乐山立志达高中2021-2022学年度“优秀教研组”风采展示04

碳氢氧中砥砺深耕   氦氖氩里笃行致远

——乐山立志达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

 

瑞典著名化学家,氧气发现人之一的舍勒曾说过:“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世人从未见过的新物质。”化学教师引领学生认识新元素、了解新物质、探索新反应就是这样一个与同学们分享知识的喜悦的过程。

乐山立志达高级中学化学教研全体成员在组长徐雪梅老师的带领下,戮力同心、奋力拼搏,积极探究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不懈开发直观生动的教学媒介,被评为2021-2022学年度“校优秀教研组”。

手持时代新技术 催化教学新反应

在新课改、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时代,拥有教学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化学组走在了改革的前列全组开展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教学研究。


与传统化学实验相比,手持技术将化学学习从定性感知转变为定量感知,将看不见的微观转变为可视化数据、曲线表征,揭示物质变化的本质,改变知识学习和认识的方式,降低学习的难度,通过数据建模培养学生推理探究能力、深度学习能力及数字化学习素养。


化学组对于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预测力和洞察力,提高知识的信度和效度,大大拓展了教与学的宽度,催化出新时代的教学新反应。

 

教研展芳菲 课堂添活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提高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开拓化学视野,在辅助课内化学学习的基础上了解课外化学知识,化学教研组积极打造化学主题活动课,让学生在化学活动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化学主题活动课,是乐山立志达高级中学打造特色学科活动的一大新亮点,为爱好科学探究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钻研学习的平台,是“走出学校,走进生活”的新征程。

 

教以潜心 研以致远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化学教研组围绕专题剖析、课程改革、新课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集体备课,以“老带新”、各级教研会、各级培训会等平台,推动每位老师专业、教育、教学提升,被评为“优秀备课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学科。由教研组长徐雪梅的主持,化学教研组开展的“深掘实验 决胜高考”教研会取得圆满成功,探讨了在课改和高考中针对学生的问题去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展现了潜心钻研的团队风貌,为组内教师们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化学教研组着眼“三新”背景,积极探寻教学改进。


 

以研促教,教学相长,“三新”政策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教研组认真钻研新教材,深入研讨新课程,积极应对新高考带来的变化,落实学科素养,以扎实的工作态度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成材。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化学教研组勤耕不辍,持续研究课堂设计,以思想创新引领课堂创新,以大纲设计奠基教学设计,焕发课堂新光彩。


化学教研组在全校进行专题《平衡常数》的思维导图比赛有利于学生整合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比赛形式及作品得到乐山市教科所的肯定和表扬。


师资雄厚展风采 “化”育万物创未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化学教研组研究生学历教师高达40%,是一个拥有强大师资的教研组、勇于奋进的教研组、屡创佳绩的教研组。

在我校举行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化学组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徐雪梅老师.jpg


方玉梅老师--《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jpg

教研组长徐雪梅老师连续两年获得了乐山市课堂大比武一等奖。一轮复习《原电池》示范课目标明确,在情境中生成知识,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素养。《化学平衡常数》课例转变了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明确了核心素养,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是一次成功的课程改革。同时,徐老师还担任着乐山市高中学科研究与指导委员会委员工作,参与全乐山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咨询、指导、服务和评估等工作。


方玉梅老师着力教研,她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数字化手持技术探究盐类的水解影响因素的应用研究》荣获四川省二等奖,乐山市一等奖的好成绩。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我校化学组的建设中,经验丰富的教师竭尽所能,从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等多方面一对一、多个维度不断引领年轻老师探索、实践。未来,化学教研组将继续围绕着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创新教研工作思路、积极服务课改,努力走在新课程改革的前列,将乐山立志达高级中学的化学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

 

文:付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