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
沧桑文物会说话 让历史告诉未来 -研学建川博物馆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21-07-06 浏览: 0
沧桑文物会说话让历史告诉未来——乐山外国语学校滟澜洲校区(乐山立志达高级中学)高2022届研学记之建川博物馆山高水阔,知蜀中藏美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东风已至正当时,万紫千红总是春,人间最美四月...

——乐山外国语学校滟澜洲校区(乐山立志达高级中学)高2022届研学记之建川博物馆

 

山高水阔,知蜀中藏美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东风已至正当时,万紫千红总是春,人间最美四月天,莺飞草长研学行。

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引领孩子们了解革命历史,加强对红色文化、国防知识的学习,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202146日—10日乐山外国语学校滟澜洲校区(乐山立志达高级中学)高2022届组织了17个班分四批次赴大邑建川博物馆、映秀震中地震遗址纪念馆进行了名为“沧桑文物会说话”的研学活动。

 

研学第一站——建川博物馆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防空警报划破长空,画面闪回曾经的峥嵘岁月,当年的炮火声犹在耳畔。山河沦陷,社稷何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谁的封疆?但贫弱的国家有不屈的脊梁,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保家卫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青山埋忠骨,弹指一挥间,硝烟散尽,沧海桑田。

3 献上鲜花表我敬意.jpg

4 中国壮士.jpg

5 中流砥柱 英雄精神.jpg

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大邑县安仁镇, 建有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等主题场馆32所,800余万件藏品中,抗战文物就有上百万件。

1 英烈的手印.jpg

进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老兵手印广场。七千四百四十枚抗战老兵的手印以V”字形阵列在面一个一个血红的手印静静地印在透明的玻璃幕墙上,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手印的主人都是当年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他们中年龄最大的99岁,最小的也有79岁了;有的已经去世,有的至今还健在。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正是这一双双大手拼死反抗,力挽狂澜,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将日寇赶出了中国,换来了今天宁静和富足的生活。色彩鲜艳的手印,是老兵们爱国牺牲精神的沉淀。碑林是老兵的汇集,是英雄和力量的汇集,更是民族精神和气节的汇集老兵不死,浩气长存!

随后,学生们走进了正面战场馆、不屈战俘馆、川军抗战馆、5.12地震纪念馆、三寸金莲馆等场馆。

认真听讲解的孩子们 (1).jpg

认真听讲解的孩子们(2).jpg

认真听讲解的孩子们 (3).jpg

认真听讲解的孩子们 (4).jpg

认真听讲解的孩子们 (5).jpg

认真听讲解的孩子们 (6).jpg


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场景,让大家重温了在那个日寇铁蹄横行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为抗日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共联合抗战用手中落后的武器与武装到牙齿、极其凶残的日军进行了惨烈的八年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狂妄企图,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大牺牲。

 

9  要是我生在当时一定是一名神枪手.jpg

 

“红军长征在四川”一块高耸的石碑铭刻着大字,馆內一张张画面定格下了红军四渡赤水、过草地、翻雪山、飞夺泸定桥等场景。



走进战俘博物馆,那一面面墙上的照片记载了一名名不屈的灵魂,将那一张张黑白的面孔安放在战俘馆曲折的回廊里。

在一张张展板前、在一件件文物前,学生们驻足停留,心潮起伏。今天,我们的纪念,不只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要体验一个民族从沉沦到复兴的喜怒哀乐;不只是为了不忘却过去,更是为了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认真听讲解的孩子们 (13).jpg

认真听讲解的孩子们 (14).jpg

走出博物馆,雨后阳光倾泻而下,光明如此美好!岁月无疆,历史为鉴。勿忘此国殇,吾辈当自强!

 

 

 

图文:范翘秋 李锡候

审稿:张丰   邓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