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明昆
(市级论文一等奖)
【内容提要】为促进教师对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理性规划,本文从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和书面表达五个初高中均重点关注的维度,分析高中和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和考查内容的具体差异,并由此归纳出教师在学生初高中衔接阶段内,应引领学生产生四点学习认识,以促进师、生从教、学两个角度共同推动教学衔接工作。
【关键词】初高中 英语 差异
从初中到高中,英语教学目标发生本质变化。这不仅体现在词、句、篇章的组合方式对应产生相当程度的复杂化现象,也反映在听力、表述产生的本质变化。与之对应的,英语教学和考查内容、考查难度也大相径庭。因此,为帮助学生顺利从初中阶段过渡到高中阶段,初高中衔接教学成为当前热点探讨和实践问题。但是从教学实践结果来看,许多衔接教学不尽如人意。从一线反映的情况来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实施衔接教学的教师因自身处于初中或高中的一个学段,对另一个学段的认识不能形成体系性的了解,因而仅对初高中英语教学和考查内容的差异有感性认识,具体差异情况则并不清晰,由此造成教学目标不明,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发展情况偏差度大。由此,站在两个学段上,认真审视初高中英语教学和考察内容的具体差异,是十分有必要的。了解这些具体差异,将有助于教师切实站在初中结束的角度,有条理地逐步引入高中教学重心,从而顺利完成衔接工作。
鉴于此,本文对比教育部于2017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结合中高考考纲,以及对一线教师日常教学任务和教学重心的实践经验的调研、采访,从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和书面表达五个初高中均重点关注的维度,分析高中和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和考查内容的差异。此外,在完成这些差异的具体分析后,根据分析结果,本文尝试归纳教师在学生衔接阶段内,应引导学生获得的学习认识,以便于学生更快地培养相应良好学习习惯,从而顺利地完成自身的初高中英语衔接。
一、词汇教学与考查内容差异
在词汇内容上,初中词汇总量约为1500词和300个短语或词组,合计约1800个词汇信息点。高中单词总量约为3500词(含初中单词)。另需掌握约700个短语或词组,合计约4200个词汇信息点。两者的量比约为3:7。在显性的数量差异外,还应注意到:初中词汇和日常生活关联紧密,具象化程度高,且音节相对较少,如:red, building, great,shy,teenager,more等,便于识记。而高中词汇在抽象程度上则有明显提升,音节也随之复杂起来,如:prospect,architecture,splendid,embarrassed,adolescence,quantity等,因此对理解性记忆的要求很高。从词汇内涵的纵深情况来看,初高中词汇的精确程度也差异较大。例如表示“哭泣”概念的单词,初中仅需呈现cry,而高中则细分出weep,sob,howl,burst into tears,Tears run down one’s face / cheeks 等词汇、短语、句式,由此带来与初中不同的意义区分、词汇网格等新教学模式。进一步观察,初中因语言结构相对简单,文本逻辑清晰、信息点少,对词性仅做感知要求,突出于识别词汇的基本含义;而高中由于词汇的庞杂、语言结构的复杂性(文本逻辑复杂程度提升,且信息点增多),及构词法的渗透,词性一贯作为教学重点。例如:单词act,在初中虽然会呈现其衍生词actor,actress,activity,但教师往往当做不同的四个单词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不一定会呈现例句。而在高中期间,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会依据构词法理论,以act(v.),active(a.),actively(ad.),activity(n.事物方向),actor(n.人方向),actress(n.人方向),action(n.动作方向),react(v.加前缀构成新词),reaction(n.),interact(v.加前缀构成新词),interactive(a.),interaction(n.)这样的枝状分布讲授知识,且为了进行区分(如同样作为名词的activity和action,其方向不同),往往会呈现对应的例句,信息量自然激增。唯有如此,学生方能系统掌握高中词汇并予以语言实践运用。
二、语法教学与考查内容差异
高中英语语法分为词类、构词法、句法三大类,大约涉及15-20个二级分支、40-60个三级分支、300-500条细节语法。从大类和二级分支的角度而言,初中语法完全涵盖,但是从三级分支来说,初中语法少了约1/3;从细节语法的角度来说,初中语法少了约1/2。此外,对语法的讲解,两学段侧重点不一样。
例如非谓语动词,高中主要考察不定式、现在分词(含动名词)和过去分词的辨析,非谓语动词因其词性不同而在充当谓语外的其他语法成分,以及非谓语动词和各种从句及同类词、短语的互换,其语法现象至少在30种以上。而初中对非谓语动词的考察,则集中在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目的状语。两者的复杂程度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正因为语法结构的复杂性不同,初中语法教学突出于结构性语法分析,教师更多地是向学生呈现“是什么语法”,而高中的语法教学则突出于功能分析,着重解释“为什么产生这条语法”。以非谓语演变的形容词interesting和interested为例,初中教学时一般作为两个形容词灌输,更进一步者,也仅停留在“‘-ing’形容词对应物,‘-ed’形容词对应人”的现象式总结。在高中教学中,则往往将interesting和interested纳入非谓语体系的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中,用其与逻辑主语的主动和被动关系予以解释。这是因为随着非谓语语法结构的复杂程度提升,没有对非谓语动词产生原因、不同非谓语表意功能的差异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学生是无法仅从形式上即可判断、使用正确的非谓语动词的。因此,可以说,同样的语法现象,初中和高中往往在用不同的语法体系进行解释。
三、阅读篇章教学与考查内容差异
篇章是语言的主要体现方式,也是当前对语言能力考察的主要载体。因此,初高中阅读文章的内容和目标差异性体现最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整个高中期间,对于英语的阅读量要求在30万词左右,大约相当于1000篇高中程度的英语文章。其中,精读阅读量要求在10万词左右,大约相当于300篇文章。 与之对应的,初中要求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对精读并未提出要求。
2. 高中要求熟悉常见的广告、新闻、记叙文、科技文、社学科学文、散文、访谈等文章结果,对文体提出明确要求。初中的要求则是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相较而言,对文体要求笼统。由此,高中要求理解和欣赏英语语言表达形式(如韵律等)的美、简易英语优秀文学作品(喜剧、诗歌、小说等)的美,熟悉英美等国家的思维方式、传统节日、流行文娱和体育活动、典型名人、基本地理和政治情况、自然和人文景观、动物和植物;而初中阶段,由于对文体的要求未达到精确区分的程度,对文章背景信息的理解也未达到这样的精度。
3. 虽然初高中均要求学生通过已学词汇和语法知识,正确识别文章中的各种语言现象,理解文章各句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各段落和全文的关系,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并正确处理相应习题,但由于上述词汇数量的差异、词汇理解要求差异、语法复杂程度和语法意义解释差异、文体精分程度和篇章理解精读差异,从初中到高中,对语言现象解释、文章句意解释、篇章结构解释、观点情感把握,复杂程度呈几何倍增长。
四、听力教学与考查内容差异
初中听力要求一般为(以乐山市中考试题为例):包括5个单句复现(一个单句5词左右,一遍听力)、5个单句配图(一个单句10词以内,两遍听力)、1个长对话(150 - 180词,两遍听力)、1个独白(200词左右,两遍听力),总量约450词,时长在10分钟以内。与之对比的,高中的听力要求一般为(以高考全国卷为例):包含5个短对话(一个对话20 - 30词,一遍听力)、4个长对话(一个对话100 – 150词,两遍听力)、1个独白(200词左右,两遍听力),总量约900词,时长约15分钟的听力训练。不难发现,除了听力内容的数量翻倍,信息复杂程度至少翻倍,语速也提升了1/4左右。
此外,听力内容中,语言结构的复杂程度也在提升。如高中听力内容Then he found that the animals around were very beautiful, and he particularly enjoyed observing the birds he saw. He began studying them, trying to lear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irds and noticing their different behaviors.(2019年全国II卷、III卷)其中的语言重心转换(利用and切换)、代词连接句群(them对上文birds的指代)、并列的非谓语充当状语(分别由trying和noticing引发),连接结构between…and对句意的干扰,在初中英语听力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五、书面表达教学与考查内容差异
初高中在书面表达方面的标准差异,显性体现在词汇数量和评分上。初中书面表达的词汇要求一般为80词,实际写作时以90-100词为宜;高中则为要求为100词,实际写作时以120词左右为宜。初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主要根据整体表述分档评价,高中书面表达则一般在写作要点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但是由于初高中学生的素养已产生本质变化,高中书面表达在实际评分时,很强调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多种语法形式,包含各种句式,以及复合句、非谓语、强调、倒装、虚拟等修辞手法;与之对应的,初中评价的着眼点在于时态、语态、基本句式和选词,修辞手法少了很多。此外,对学生的背景知识考查,高中也明显加强,如使用英语简述中华文化基本知识,包括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如京剧、文学、绘画、园林、武术、饮食文化等)及其内涵,其所需要的词汇和表达积累是远超初中要求的。
六、因初高中英语差异而需引导学生产生的学习认识
根据上述对初高中英语教学内容和目标差异的具体分析,本文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衔接阶段产生四点学习认知,从而顺利从初中学习进入高中学习。
第一,学生需要充分知晓高中英语容量大,节奏快,要求高,几乎每堂课都有新的内容,需要及时地掌握、消化和巩固。以语法为例,在初中阶段学生虽把基础的语法内容已经学过了,但所接触的还只是皮毛,而在高中要学习的是语法内容需要进入原理性的讨论,许多初中死记硬背的零星语法都需要在高中语法学习中得以解释。因此,课堂中讨论和笔记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且笔记不能仅限于教师的板书呈现,学生需逐渐能将课堂讨论或授课结果在笔记中用书面方式总结出来(如:一句话、公式、符号等)。
第二,学生需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逐渐适应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差异,即:初中教师对英语教材讲解得十分详细,会逐字逐句地翻译,反复操练的机会也多。到了高中,教师注重的是各种语言现象的理解,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师注重有选择性地讲解重点、难点,不可能面面俱到。以词汇为例,由于高中词汇量大,并且对词汇的理解与应用要求提高,词汇学习在高中英语学习中渗透在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包括听力、阅读、完型及作文,教师对词汇的重点、难点可能只有一次或有限地几次呈现,同时特别强调对词汇的核心意义把握,从而实现词汇的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学生也要时时留心,不能一味期望教师反复讲解。
第三,学生需要认识到初高中英语学习中自律性要求的差异。因为初中阶段对知识的机械性记忆比较看重,课堂讨论时间远远低于高中,大部分的初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教师在课堂中会长期维持纪律。但是高中阶段非常强调理解性记忆,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引入大量的讨论(同学和教师的讨论,同学和同学的讨论),这样的环境看起来比初中轻松很多,实际上需要学生全程认真参与。这就对学生的自律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很多学生在看似轻松的高中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成绩下滑、乃至最后无法通过突击学习补回成绩,就是吃了自律性不高的亏。
第四,学生需要认识到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不同。初中英语内容大部分都是跟着教师进行简单机械的操练,高中英语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才能记得多,记得牢。初中时期,学生接触的英语现象相对少,基本不重视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仅凭课堂的反复讲练就能维持一个基本良好的成绩。但到了高中,预习和复习是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不容忽视。没有作好充分的预习,听课效率明显不高,有时甚至全然不懂。没有做好复习,课堂所学的内容就无法得到巩固,即使课上听会的东西也容易忘记,学以致用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不起作用。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试用修订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任燕.浅析初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差异[J].甘肃教育.2016,(12):61
王芳,王宏伟,王欣欣.整合初高中英语教学,促进英语教学一体化进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215-217
王燕霞.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断层”问题与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2):118
王永忠.高中英语学习合理过渡与提高——初高中英语衔接实践与反思[J].2013,(2):141-142
殷亚丽.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2):41-42
- 上一篇: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 下一篇:高中英语语法句型化教学模式初探